平水清浏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206|回复: 6

盂兰节临屏应景

[复制链接]

1963

主题

4793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2833
发表于 2013-8-21 22:34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盂兰节临屏应景

焰火纷飞慰念思,不由人愿鬼神知;旋风踏步魂归里,幻化尘烟入舞池。

纸钱磷火接成行,异域今宵不设防;歉疚燃烧灰作解,未曾平抚是衷肠。

热望朝天一柱香,可怜蒙昧九重荒;千头万绪情何以,哪个贤愚辨莠良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63

主题

4793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283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2 09:17:15 | 显示全部楼层
农历七月十四日(有些地方是七月十五日),道教称为中元节,佛教称为盂兰节,民间旧称鬼节,七月半。相传那一天,地狱大门打开,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。有主的回家去;没主的就到处游荡, 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。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“普度”以普遍超度孤魂,恐防它们为祸人间,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。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63

主题

4793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283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2 09:18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盂兰节,即农历七月十五日(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),在民间称为中元节、鬼节或七月半、麻谷节,是祭祀祖先、祭拜孤魂野鬼的日子。在中国,最早举行“盂兰盆会”的是南北朝时以笃信佛法著称的梁武帝;到了后来,盂兰盆会依然盛行,只不过渐渐地由供僧转变为施鬼,目的是超度死去的亡灵。宋代以后,三教逐渐融合,佛、道在这一问题上达成了默契,其实,盂兰盆是梵文“ullambana”的音译,本意是指“救倒悬”,佛经上说亡者的苦有如倒悬,应尽快解救。由于汉文佛典使用汉文,因此也产生了望文生义的解释,认为“盂兰”为倒悬意,“盆”为食器,这一说法虽然不符合梵文的情况,但由於在汉文佛教界广为流传,故至今仍存在这样解释的情况。

在中国,关于“盂兰节”的起源有两种不同的说法,分别是佛教方面和道教方面的起源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63

主题

4793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283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2 09:18:41 | 显示全部楼层
盂兰盆节的和平祈福法会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,死后变成了饿鬼,目连知道后,很伤心,就运用法力,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,可饭一到口边就化为灰焰,佛祖释迦牟尼告诉他,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,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,置于盆中,供养十方僧人,其母方能济度,目莲依佛主之意行事,其母终得解脱。后来这一传说形成一种民间习俗,并逐渐演变,从供养僧人演变成供养鬼魂。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,人们都会宰鸡杀鸭,焚香烧衣,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,用以化解其怨气,不致于为祸人间。久而久之,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。

“盂兰节”出自目连救母的故事。传说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成就神通后,欲度化父母,以报生养哺育之恩。他用天眼遍观三界六道,看到死去的母亲居然身堕地狱,转生为饿鬼(六道中的“饿鬼道”),腹大如鼓,咽小如针,想吃又吃不下,嘴里冒烟,不得饮食,饿得皮包骨头。目连非常难过,于是前往地狱探视,只见地狱一派凄惨景象:在此服罪的人,一天要经历万次生、万次死;或者是身陷刀山剑树,或者被铁犁耕舌,或者遭汁铜灌口,或者要吞热铁火丸,或者手抱铜柱,身体焦糊。还有牛头每日凌迟,狱卒终朝来拷;镬汤煎煮,痛苦难当.....为了解救母亲,目连施展神通,用钵盛了饭食去喂母亲,母亲一手持钵,一手遮掩不令旁见,悭贪之习依然如故,心量依然太小;上天罚她饭食未等入口,即化为火炭,无法进食。见此惨状,目连悲号泣涕,于是返身求佛救度。

佛祖告诉目连,他母亲的罪孽实在太多,不是他一人就能救度的,必须联合众人的力量,才能有所成效。佛祖还说:“十方众僧一般在七月十五日出来活动,你要救母出厄难,必须在这天准备百味五果,置于盆中,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,成就殊胜功德。这样,不但可以救你的母亲脱离苦海,早日投胎,也可以解救别人的父母,让他们也脱离苦难,福乐百年。”
  
目连听佛陀说后,欢喜奉行,在七月十五日供养众僧以后,其母果然当天就脱离饿鬼之苦,离开地狱,投胎向王城为狗;再经过目接连铺设49天道场后,他的母亲才得以升天。
  
目连很感激佛陀,四处赞叹三宝功德,奉劝世间应行盂兰盆之法,供佛及僧,以报父母生养抚育慈爱的恩惠。这就是佛教“盂兰盆会”或者叫“盂兰盆节”的由来。
  
佛家在七月半举行“盂兰盆会”。七月十五日是僧众功德圆满之期,相传在这天修供,其褔报可百倍。因此佛陀教民众在七月十五日做“盂兰盆会”,以所得福报来解亡世父母在阴间倒悬之苦,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63

主题

4793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283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2 09:19:14 | 显示全部楼层
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(合称为“三元”)。
正月十五日称为“上元”--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。

七月十五日便称“中元”- -用以赦免亡魂的罪。(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,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,只是减轻了一些,希望他们旱日安息)十月十五日称为“下元”--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相传七月地狱大门开放一个月,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,到阳间找东西吃,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举行“普度”的祭祀仪式。从前,各地轮流进行普度,把七月的每一天安排得满满的,引起孤魂野鬼的酗酒、殴斗事件﹔后来的普度便统一在七月十五日举行。

在正月十五日称为“上元”而七月十五日便称“中元”最後十月十五日举行的称为“下元”三个合称为“三元”在上元当日,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,而中元是用以赦免亡魂的罪,最後下元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。虽然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,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,只是减轻了一些,希望他们旱日安息。

在法事中,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,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,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。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,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。
  
相传七月初一“开鬼门关”七月三十日“关鬼门关”在这一个月?,所有的无主孤魂全从阴间出来,到人世找东西吃,因此各地方都纷纷在这一个月?举行“普度”的祭仪,以诵经作法事和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丝柳如烟 该用户已被删除
发表于 2013-8-23 20:16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提示: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963

主题

4793

回帖

2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22833
 楼主| 发表于 2013-8-23 21:33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丝柳如烟 发表于 2013-8-23 20:16
从未过个此节呢。

这节日在广东福建比较流行。

戏剧《木连救母》的故事好像在这两个地方戏比较受落。[s:21]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平水清浏 ( 沪ICP备2021008031号 )

GMT+8, 2025-8-28 22:27 , Processed in 0.03970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