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水清浏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397|回复: 5

修改:杨华《鉴才书》

[复制链接]

263

主题

1111

回帖

2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2834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7 22:44:56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杨华原玉《鉴才书》: (据说他是福建某年高考文言文满分者)

  春秋之时,天下纷纷而才贤用;三国之期,中原混战而士运隆。
予乃生乎独有之世,避纷争于太平,其幸哉!然我书生孤陋,士运惨愁。
前则望古而叹,后则见世而伤。举王勃而自伤,哀庾信而失意。国谓昌隆,
士运不改,何哉?岂我十数年孜孜所学竟一朝见佚乎?俯仰沉伤,举笔以
自高才名,标榜千里,望有伯乐于四方。

  余自幼既习古文,慕古之名士风流,好旧时雅言妙句,通于典史文章,
诗书百家。欲究古今之变,谋于当下。然举步维艰,时已无立锥之地。张载
所谓“为往圣继绝学”于我断乎?岂不伤哉!郦食其功高汤镬,贾太傅失意
长沙,屈平投江,晁错见弃。古之天下才贤不得其主者其在少乎?而我生于
当下,予逢时乎?能有巨眼英雄援我以手乎?茫茫苍苍,失路不当,孤愤时
作,弃予苍茫。维信有遇,自作才言,望周公吐哺握发,期蔡邕倒徙相接。


洋过修改:我不会也没写过文言文,以下尝试,还望指点!
  起因只是见网友贴出杨华原文,细读觉不少粗陋处,我本是先作个评,评了一半,不如自己改写。

  春秋肇,才贤举;三国乱,士运隆。余生乎太平之世,其幸哉?其不幸哉。
  余自幼习古文,慕名士之风流,好旧时之句雅。既通经史典著,复览诸子
百家,故欲究古今之变,以谋于当前,然举步维艰,渐无立锥之地。寒窗孤陋,
自顾茫茫,前弗能望古,后弗以除忧,常哀庾信之失意,复慨王勃之自伤。天
朝国运昌隆,而士运不济,奈何?
  张载尝言“为往圣继绝学”,然自古以来,其继者稀,其擅者祸。郦食其
功高汤镬,贾太傅失意长沙,屈平投江,晁错见弃。复以思己,久虑成忧,吾
十载孜孜,岂忍一朝见佚,前人珠玉,亦弗可断绝于斯。
  骥之千里,初服盐车,而终逢伯乐。吾非敢自比千里,然失路于途,维信
有遇。故自作微言,若逢周公吐哺,得蔡邕之倒屣,不胜幸哉。


蒹葭在我的基础上修改:

  春秋争,才贤举;三国乱,士运隆。余生乎太平之世,其幸哉?其不幸哉。
  余自幼习古文,窃慕名士风流,好前人之骚雅。既通经史典籍,复览诸子
百家,欲穷究古今之变,以绸缪于当世,然举步维艰,渐无立锥之地。寒窗鄙
陋,自顾茫然,前弗能望古,后奚以除忧?是以常怀庾信之哀,每有王勃之慨。
天朝国运昌隆,而士运不济,为之奈何?
  张载尝言“为往圣继绝学”,然自古以来,承绪者鲜,而擅者厄。郦食其
功高汤镬,贾太傅失意长沙,屈平投江,晁错弃市。寤寐思己,久虑成忧,吾
十载孜孜,岂能一朝见佚,前人珠玉,亦弗可断绝于斯。
  骥之千里,汗血盐车,犹逢伯乐。吾虽驽钝,未堪致远,然迷走当路,维
信有遇。故粗作微言,以达君子,如蒙吐哺倒屣之眷,不宜幸甚?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0-7-8 10:5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杨过很强大 我对古文不行 等老微来看 [s:32]
收容千山万水,敛作眼底平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0-7-8 10:54:12 | 显示全部楼层
先顶 [s:32]
收容千山万水,敛作眼底平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0-7-8 11:52:20 | 显示全部楼层
都是强人 [s:32]
收容千山万水,敛作眼底平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7

主题

166

回帖

774

积分

游客

一任春秋成过眼,始知开落不由花

积分
774
发表于 2010-7-8 15:00:45 | 显示全部楼层
我更欣赏蒹葭的,不过对原作动大刀的是洋过,应该更用了心。
蒹葭在洋过的基础上做微小的改动,虽在细处,却使文章更有风采。比如“是以常怀庾信之哀,每有王勃之慨。”是以二字加得很好,且我读原文和洋过改动版时,都觉得“常哀庾信之失意,复慨王勃之自伤”太罗嗦,蒹葭一改,明朗许多。其他如“句雅”改“骚雅”等,都很好。
不过还有些微小的建议,“贾太傅失意长沙,屈平投江,晁错弃市”一句,贾太傅是贾谊的职位别称,如同柳柳州、杜工部等,屈平是屈原的原名,晁错和这两个人比似乎名气稍小一些,不过“智囊”一词也是来之不易。建议的是,如果都用别号,就全用别号,都用原名,则全是原名,那样协调一些。也符合旧时的写作习惯。还有,三个人都有共同的经历,就是都当过皇子的老师,几个人中,应该以年代来排序,屈原放在第一个。后面两个谁前谁后都无所谓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63

主题

1111

回帖

2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28348
 楼主| 发表于 2010-7-9 13:20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用第9楼梅小小于2010-07-08 15:00发表的 :
我更欣赏蒹葭的,不过对原作动大刀的是洋过,应该更用了心。
蒹葭在洋过的基础上做微小的改动,虽在细处,却使文章更有风采。比如“是以常怀庾信之哀,每有王勃之慨。”是以二字加得很好,且我读原文和洋过改动版时,都觉得“常哀庾信之失意,复慨王勃之自伤”太罗嗦,蒹葭一改,明朗许多。其他如“句雅”改“骚雅”等,都很好。
不过还有些微小的建议,“贾太傅失意长沙,屈平投江,晁错弃市”一句,贾太傅是贾谊的职位别称,如同柳柳州、杜工部等,屈平是屈原的原名,晁错和这两个人比似乎名气稍小一些,不过“智囊”一词也是来之不易。建议的是,如果都用别号,就全用别号,都用原名,则全是原名,那样协调一些。也符合旧时的写作习惯。还有,三个人都有共同的经历,就是都当过皇子的老师,几个人中,应该以年代来排序,屈原放在第一个。后面两个谁前谁后都无所谓了。

嗯,非常谢谢梅小小![s:52] [s:52]

我不会写这个,是在和人讨论/争论时他引用到此文,故我作评,后干脆改成自己改写。
蒹葭擅于古文,这个也只是他些微之笔,他只是将我的一些罗嗦处改成古文习惯用法,改通顺些罢了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平水清浏 ( 沪ICP备2021008031号 )

GMT+8, 2025-8-23 13:04 , Processed in 0.126985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