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水清浏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2009|回复: 21

也和公子一个无病呻吟

[复制链接]

411

主题

317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才不才间求自乐,醒无醒处得清真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2 14:31:4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常疑世态饮杯弓,犹觉经年问道穷。
汗血盐车羁快马,凤仪宇内缺良桐。
汨罗有骨皆因楚,孟舍无鱼岂只冯。
且任风流壶底过,楼头落日计英雄。


公子原玉:
任凭尘土掩雕弓,只恨无缘到险峰。
饥日刀焉怜快马,寒时炉岂悯良桐。
从来云笼金乌黯,未必春归花路通。
放眼长河东逝去,涛声何处问英雄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05773574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11

主题

317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才不才间求自乐,醒无醒处得清真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2 14:41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用第1楼江南少侠于2012-01-02 14:37发表的  :
有气势!
[s:52]给少侠兄上茶,新年快乐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05773574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2-1-2 17:20:59 | 显示全部楼层
好 [s:41]  [s:41]
收容千山万水,敛作眼底平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2-1-2 17:21:29 | 显示全部楼层
老姜 孟舍无鱼 虾米典故 [s:43]
收容千山万水,敛作眼底平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11

主题

317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才不才间求自乐,醒无醒处得清真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2 20:10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用第4楼东篱竹客于2012-01-02 17:21发表的  :
老姜 孟舍无鱼 虾米典故 [s:43]
[s:52]这个是指孟尝君与食客冯援的故事:孟尝君是战国时著名的君子,广收门客,声名远扬。冯谖是孟尝君的门客之一,他的“狡兔三窟”的谋略充分显示了智囊人员的重要价值。主客两人的故事,广为人知,一方面表现了孟 尝君的豁达大度,善御人才,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冯谖的见识高远,谋略过人。

    齐国人冯谖,家境贫穷,不能维持自己的生计,托人请求孟尝君,说愿意投靠门下混碗饭吃,孟尝君问:“客人有什么爱好。”回答说:“客人没有什么爱好。”又问:“客人有什么本事?”回答说:“客人没有什么本事。”孟尝君笑了笑,还是答应收留他,说:“好罢。”孟尝君左右亲近的人以为孟尝君看不起冯谖,就给他粗劣的饭菜。过了不久,冯谖靠在柱子上,弹着他的剑,歌唱道:“长剑啊,咱们还是回去吧,吃饭没有鱼。”左右管事的人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。孟尝君说:“给他吃鱼,按照鱼客的待遇。”过了不久,冯缓又弹着他的剑,歌唱道:“长剑啊!咱们还是回去吧,出门没有车。”左右的人都讥笑他,把这一情况告诉孟尝君,孟尝君说:“给他准备车马,按照车客的待遇。”于是,冯谖乘上车子,举起宝剑,去见他的朋友,说:“孟尝君尊我为上客。”过了不久,冯谖又弹着他的剑,歌唱道:“长剑啊!咱们还是回去吧,没有东西养家。”左右人都很厌恶他,认为他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。孟尝君问:“冯先生有亲属吗?”左右的人回答说:“家有老母。”孟尝君便派人供应他家的吃用,不使他缺少什么,于是冯谖不再唱歌了。

   后来,孟尝君拿出账薄,问门下的食客:“谁对计账熟悉,能为我到薛邑去收债吗?”冯谖签上名,写了个“能”字。孟尝君很奇怪,问:“这人是谁呀?”左右回答说:“就是唱‘长剑,咱们回去吧’的那个人”。孟尝君笑着说:“他真有本事啊,我倒对不起他,还没有和他见过面呢。”于是,请冯谖来见孟尝君,孟尝君向冯谖致歉道:“我事务繁冗,心力俱疲,忧心忡忡,慌惑混乱,再加上愚笨,懦弱无能,被公事纠缠,不得脱身,因此得罪了先生。承蒙先生不予见怪,您果真愿意替我到薛邑去收债吗?”冯谖说:“愿意的。”于是,为他准备好车马,整理好行装,放好债券,好让他出发上路。出发前,冯谖向孟尝君辞行,说:“收完债,您要买点什么回来吗?”孟尝君说:“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。”

  冯谖于是驱车到了薛邑,派管事的人召集那些应当还债的人,都来核对债券,当债券核对完毕后,冯谖假传孟尝君的命令,把所有的债款全都赐给了百姓,并且把债券统统烧掉,百姓感激得高呼“万岁”。于是,他跃马扬鞭,一路不停,返回齐都,清晨去求见孟尝君。孟尝君看他办得这么快,觉得很奇怪,便穿好衣服,戴好帽子来迎接他,说:“债都收完了吗?为什么这么快啊?”冯谖说:“债都收完了。”“买回来的东西呢?”冯谖说:“您说‘看我家缺少什么就买什么。’我考虑,您宫中珍宝无数,犬马满厩,美女成行。您家缺少的唯独是‘义’而已!我为您买回来‘义’了,孟尝君说:“买‘义’是怎么回事?”冯谖说:“您的封地是小小的薛邑,不好好体恤薛地的子民,不呵护他们,反而象商人一样,从他们身上榨取利息。我便私自假托您的命令,把所有的债款都赐给了百姓,把债券全都烧毁掉,百姓因而都高呼‘万岁’。这就是我所说的为您买回的‘义’。孟尝君听了,很不高兴,说:“知道了,先生去休息吧!”

  一年以后,有人在齐王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,齐王对孟尝君说:“您是先王的大臣,我不敢把先王的大臣作为自己的臣子。”孟尝君就只得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。当离薛邑不到一百里路程时,百姓扶老携幼,在半途中迎接孟尝君,孟尝君回头对冯谖说:“先生为我买回的‘义’,现在我感觉到了。”冯谖说:“狡兔有三窟,才能幸免于死,现在您仅有一窟,还不能高枕无忧。让我为您再凿两窟。”孟尝君给冯谖准备了车子五十辆,黄金五百斤,去游说魏国,冯谖对魏惠王说:“齐王放逐了他的大臣孟尝君,诸侯谁先得他,谁就能国富兵强。”果然,魏王让出了相位等待孟尝君,把原来的丞相任命为上将军,并派遣使臣,带了黄金千斤,车子百辆,去迎接孟尝君。冯谖走在前头,告诉孟尝君,说:“千金,是一份厚礼;百辆,是高级使节的待遇。齐国是会知道这种情况的。”魏国的使臣三次迎接孟尝君,孟尝君坚决辞谢不去。

  齐王听说后,君臣都害怕了,便派太傅子带了黄金千斤,两辆豪华高级马车,佩剑一把,齐王亲笔信一封,向孟尝君道歉,说:“都是寡人不好,承受神灵降下的大祸,听信谗臣,得罪了您。我无德无能,不值得辅助,但望您顾念先王的宗庙,还是回来治理国家吧!”冯谖告诉孟尝君说:“希望您请求要先王祭祀用的礼器,在薛邑建立宗庙。”当宗庙建成后,冯谖回报孟尝君说:“三窟已成,您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快乐的日子了。”

孟尝君担任相为数十年,没有丝毫的灾祸,就是因为有冯谖为他出谋划策的缘故。(参看《战国策》之《齐策四·齐人有冯谖》)

    冯谖的高明在于注重争得民心而不是注重眼前利益,并善于利用复杂的外交关系,提高孟尝  君的地位和价值,特别是在当时,能利用传统宗庙的礼教权威,实为高明的一着。有了薛邑的民心,有了魏国许诺的相位,再有了齐王许建的宗庙,就有了极为安稳的“三窟”:封地的民心民意;齐国的潜在的权势;宗庙的礼教权威,这可不是简单的“三窟”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05773574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2-1-2 20:29:40 | 显示全部楼层
这个俺也看过了 居然没想到用到 看来这就是差距啊 老姜比俺强多了 [s:43]
收容千山万水,敛作眼底平湖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

主题

28

回帖

115

积分

信息监察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115
发表于 2012-1-4 14:26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哇,典真多!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11

主题

317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才不才间求自乐,醒无醒处得清真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4 17:58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引用第6楼东篱竹客于2012-01-02 20:29发表的  :
这个俺也看过了 居然没想到用到 看来这就是差距啊 老姜比俺强多了 [s:43]
[s:52]这个不叫差距,叫习惯,我平时不提倡用老典,甚至不喜欢,以前曾经在其它论坛有些诗友论及,说我的诗句过于直白浅薄,我亦不以为然,窃以为诗词的灵魂是在于如何用精妙的词句去扣动人的心弦,而不在于卖弄陈章旧典的多少,用典恰当固然好,至少可以提高诗词的内涵,或给人以古典美,但过多用典,甚至用老典,给人(很多不知典的人)只是晦社难懂和满纸的卖弄,根本无美感可言,当然你可以说高人有的是,肯定有人读懂的,我说你这是给大伙看的,还是给一两个世外高人看呢?我举了个例子,大家知道金庸所写的黄蓉吧,人家能用青菜豆腐等平常的东西,煮出连曾经品尝过天下美食的洪七公都赞不绝口的菜色,这就是手段,一愚愚见诗词亦然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05773574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11

主题

317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才不才间求自乐,醒无醒处得清真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4 18:04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“诗作白了些”常见评论者评论某作品太白了些,不知「白」是指何意?难到要以艰涩字彙才能表现功夫了得?见过许多人以艰涩字彙迭砌,并以瑰丽文字粉刷面门,那是过份表现自己不凡似的。白居易是最反对以艰涩字彙入诗,他每诗必先拿给邻居过眼,邻居看懂了,他才满意。可由唐宣宗《弔白居易》一诗七律的颈联及末联中得见其硬概:「童子解吟长恨曲,胡儿能唱琵琶篇。文章已满行人耳,一度思卿一怆然。」通俗得连童子,胡儿都懂,更稀奇的连帝王也知道童子,胡儿行人都熟悉他的诗作。
“诗作用典”用典也要恰到好处,更不要用典太多而夺去“主题”的诗情、诗意、诗境,若如此喧宾夺主,岂不是有失写诗的初衷?未必每诗必用典,“典”只不过是帮主题、替主题突显功效而已。可以参见先人不用典的诗作照料可以传千古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05773574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411

主题

3178

回帖

1万

积分

论坛元老

才不才间求自乐,醒无醒处得清真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11404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1-4 18:10:52 | 显示全部楼层
因此谢过楼上火火、sweet、霜花、闲山诗友各位的评阅错爱,用典不是初衷,一时依韵卖弄,贻笑大方了。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u/1805773574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平水清浏 ( 沪ICP备2021008031号 )

GMT+8, 2025-8-28 23:15 , Processed in 0.051396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