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水清浏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楼主: 黯然神经

寂寞品联

[复制链接]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47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烟水闲一棹 [落梅]
对句:风云散五湖 [简直]
  
语言凝炼,意味绵长的出对。
句中的“烟水”暗指堪破后的一种淡然境界,“风云”借喻俗世的浮华绮丽或是曾经的起落生涯,乃借景寄情。
闲/散,虽静动有别,然理境统一,皆为表述闲散之心。
一棹/五湖,由点及面将气象开阔,尤现放旷之态。
整联品来似归隐诗风格,虽未直抒胸臆,亦见“久在樊笼里,复得返天然”那种况味。寥寥几字,但觉不可凑泊的空静之美,自然流走间,不求工而自工,好联莫过于此矣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47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莫向清梅加半字【杨柳疯】
对句:不堪拙笔辱高风【蓝璐】
  
宋·王琪著有咏梅诗,云:“不受尘埃半点侵,竹篥茅舍自甘心。只因误识林和靖,惹得诗人说到今。”诗中将梅拟人化,以自嘲的语气,表述了出名后,总被诗人议论的无奈,反衬出梅真正脱俗的韵味。更有李清照在咏梅词前的序言直接道:“世人作梅词,下笔便俗。予试作一篇,乃知前言不妄耳。”可见梅在世人心中的地位,唯怕污了其孤标本质。而此联又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衬托梅的清绝。
出句言,莫再去吟咏梅花了,哪怕只字片言。为何?对句中得到了答复,只不能忍受拙笔辱没了梅花的高风亮节。上下联承转自然,属不错的流水对。个人尤喜出句的“半字”,读来掷地有声,足以表达对梅花的敬重之心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4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对句:何奈秋霜催鬓白【剑冷天河】
出句:已凉意气待谁温【湘灵】

出句为下联,字里间流露出一种人事变迁,岁月不再后的感慨。已凉/待谁温,前后照应极妥当,见作者笔触细腻。
对句并不刻意对“凉”字,以“何奈”起笔,窃以为可取。无论对联诗词,都是运用文字来表达个人思想及情绪的艺术,文字是表达的一种方式,而非目的,目的是要将感情抒发,与他人交流,从而得到共鸣。若偏离这一主旨,为对而对,过分追求文字的机巧,那么势必造成文字与心灵脱节,也就无从谈精神上的交流和共鸣了。
此联中对句乃上联,必须逆向思维,给下联的“已凉意气”作出铺垫,作者一句“何奈秋霜催鬓白”甚合,虽未逐字对凉/温,然文笔流畅,意境契合,出句正是一种无奈悲凉的心境。苏轼《老人行》中有句:“一任秋霜换鬓毛。”此联中的“何奈”与这首诗里“一任”,都是用了最简单的词语,无精巧可言,但读者体会到的那种苍凉却因此而更强烈,个人感觉为文当如是。《文心雕龙·情采》中有论述:“昔诗人什篇,为情而造文;辞人赋颂,为文而造情。”我辈创作态度自须取前者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230

主题

2万

回帖

8万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84564
发表于 2012-4-28 19:01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都是强人 慢慢赏读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9 00:26:46 | 显示全部楼层
白露霜 发表于 2012-4-28 22:32
精了,必须的

这个贴倒真想继续 坚持几年了。。。。。。。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20

主题

687

回帖

3219

积分

论坛元老

Rank: 8Rank: 8

积分
3219
发表于 2012-4-29 09:26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厄……居然看到好几个认识的马甲……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6-1 20:10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谁人非过客【黯然】
对句:何处是归程【一半集】

你知或者不知,路都在那里,有去无归。
李白你肯或者不肯,句子已在这里,合情合理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6-1 20:11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看罢人心看世相【弯儿】

人的内心就是一面镜子,这面镜子最真实,做不得假。上面若沾染了污垢,照出来的世界是灰暗混沌的;这面镜子是干净无瑕的,照出来的世界光明一片;若这面镜子有裂痕或残缺了,那么照出来的世界将变得扭曲。此联要告诉我们的便是:当你看透了人的内心,也看懂了世相,是天真与险恶,愚昧与智仁交织的一幅画面。
想起自己以前的一个出句“人心比险山甘让”。着一“险”字,余味便减,意境也被局限了,这个世界原非只有一种内心状态。“一念起,万水千山,一念灭,沧海桑田”,转念间,人心在变,这个世界也随之翻覆。推此出句是因为其中包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,以及解读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的智慧,一言以蔽之,内心即世界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6-27 22:25:50 | 显示全部楼层
  出句:利益跟前真面目【黯然神经】
  对句:衣冠背后假仁慈【落梅】

  观之此对,直教旁人搁笔矣。
  此联上下比虽有“前/后、真/假”之反义词,个人以为非反对句式,然已尽得彼此映衬之妙,是为佳。
  对联之可观,对仗不可不察,若假“意为先”之说任意失对,乃笔力不逮也。就此联而言,其对仗正如联话所云“剪裁皆得其菁华,配隶务权其铢两,无一字一句之不工”。再看其意,得“假仁慈”而愈见讽刺,揭人性之丑陋于赤裸裸间,足以衬起出幅。乃觉对仗与意境兼顾之联更教人诚服,非高手不办。
  
  出句:学子纷争龙虎榜【机会主义】
  对句:云天待听凤凰鸣【李半八】

  此联于高考之际,倒十分应景,读之“龙虎榜/凤凰鸣”浑成可喜。上下比似流水而承,将学子欲拼搏凌云之状,凭借他物跃然而出。听/鸣,下得尤其好,细微处见传神。
  全联虚实间拿捏已是恰当,又得下比“听凤凰鸣”之清奇,与“争龙虎榜”之劲健相融合,妙契同生。
  一高考能信手成佳构,诚知功夫到处,无语不可达,无辞不可措也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6-27 22:26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  出句:离席非避酒【黯然神经】
  对句:开口不合群【机会主义】

  答之分明,语亦简贵。袁枚有云:“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。亦有生金,一铸而定。”此对当属后者。

  出句:字当随性落【黯然神经】
  对句:话要看人说【机会主义】

  出幅以落字喻人之本性可贵,莫拘之,莫失之。对者笔锋一转,言处世之道,不可随性而为,当修城府也。刑名幕联有句“辣手须防人不堪”,语亦警迫。
  联中上下比看似相左主旨,然正是此种冲突,联语更有奇峰突出之感,更衬托其内在旨意:做人“有所为而有所不为”。
  
  
  以上两对似如大白话,实性情语也,自有其与众不同处。未事雕琢之笔法,但能言物,亦启人思,又何必着意翻出花样?
  旁人苦寻而不可得之境界,原来已自然天成,幸也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平水清浏 ( 沪ICP备2021008031号 )

GMT+8, 2025-7-6 20:22 , Processed in 0.038805 second(s), 18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