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水清浏文学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16457|回复: 132

寂寞品联

[复制链接]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发表于 2012-4-28 15:10:4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本帖最后由 黯然神经 于 2012-4-28 15:48 编辑

为了俺继续寂寞,筒子们必须坚持不懈努力出对。。。。。。。青瓷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1:07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欲把春天插鬓角【白露霜】
对句:好教心事下眉头【竟然】

出幅清新灵动,用象征手法表达一种积极的心态,句中的“春天”象征花朵不若说象征温暖美好的心情。
起笔之“欲把”注定要有承接,正对再好亦只对无联。下比之“好教”已然构成流水对句式,更绝爱这“心事下眉头”,能将古人词为我用,用之稳切,也是高明。得此对,全联似一气呵成,浑不觉出自不同手笔。欲以明朗心情除去郁结之意贯穿而下,对仗工稳而不板滞,算得翻旧出新的上佳流水对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1:21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口诛不过小儿计【了之】
对句:剑指方堪大国风【李二两】

当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被犯被辱,只会骂娘只会开新闻发布会,作为一个人的颜面,一个国家的尊严何谈捍卫,不过是出句所言之“小儿计”。
人失去了应有的血性,是懦夫,国家失去了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鹰派,一味退步求全,必是被欺辱的下场。曾有位中国外交官在英国大使先失礼时说了一句话:“看到你的脸,我就想起鸦片战争!”当反击时直须反击,该出兵时不犹豫,方乃大国风范。此联所阐述的正是这种理性的强硬,尤小儿计 / 大国风间极大反差使之亮眼,承与转,开与合间拿捏到位,推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1:36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已斑青剑不安匣【稻草人】
对句:未救苍生愧对天【了之】

出幅旨在借青剑明志,此中剑亦是人,剑锈钝而不收匣,便也是人纵苍老不解甲。对幅解之切,以“救苍生”道出所明之志,“愧对天”三字更是坚定激昂。这里并未再用借代,乃直抒,窃以为可取,运笔去雕琢而干净利落,无形中透出一股文字力度。文字亦是有血肉骨骼,此对生就一副顶天立地之骨架,一如人性之浩然气,持之而不暴去,幸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1:58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荒冢碑无字【弯儿】
对句:苍天眼不瞎【庄神马】

若是玩联几年下来,必偶起乏味之感,然又因何恁多人未曾放弃这五七字之牵绊?无非当中之千变万化乃其味无穷。
就好比对句,有中规中矩作;有读来流畅之笔调;有巧构者;另有一种是打死也琢磨不出的思路,而这种正是对联最最引人之处。
看此联,出幅倒并非翻新之作,只这个跳脱的对幅着实眼前一亮。字面上似无紧扣,然细品之,其意直指“头顶三尺有神明”。纵被曲笔所诬,纵落得“荒冢碑无字”,然只天可鉴必能公道立,奸邪塞。想岳飞背“莫须有”之罪名,临死前于供状上写下“天日昭昭,天日昭昭”八个大字,而如今世人皆知有这样一位抗金英雄,乃信“苍天眼不瞎”也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2:13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十年饮食不知味【风随我】
对句:百姓苦甘常在心【李二两】

对一个出句解读再如何将其主旨完善,也就是所谓的立意,远比雕琢字句更重要。择取了契合的思路,纵字句安排稍有瑕疵,也是末节。
此联出幅留余承接空间很大,可以对之相思意、羁旅意等等,亦可做《大学》中“食而不知其味”之承接,此对作者选择了类如杜工部““穷年忧黎元,叹息肠内热”之思路,用以诠释这“不知味”的内在含义,大好。
十年/百姓,数字之对端的是巧;饮食与苦甘之对亦无可指谪,而“常在心”更把全联拔高至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之忧国忧民襟怀。
上佳立意,工稳对仗,加之无刀斧痕迹,精于此对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2:38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不待春残先洗笔【风随我】
对句:可怜花好也伤人【竟然】

出幅含蓄道出怕见春迟暮,以笔代人,代替不忍美好生生眼前离去的心境,正所谓“一片飞花减却春,风吹万点正愁人”。对幅的“可怜”二字转得大好,花原无意,只应春开到极致,岂能料看花人生发出光阴易逝之感伤,这世间万事万物原是如此---盛极而衰。一旦明白了“人无千日好,花无百日红”的道理,花开正好之际便也难开怀。
全联托物喻情,出对俱佳,其间深意犹耐品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3:01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世事无常  何妨局外【弯儿】
对句:浮生如寄  都在梦中【落倾倾】

出幅乃一种不入翻覆,以求不惹尘埃之超然心态,然在此熙攘人世,做到怕是难矣。于我看来,大抵类之乌托邦般美好理想而已。
凡身牵绊如许,真能局外者万中无一,对幅之主旨正是阐释此种况味。《好了歌》有解曰:乱哄哄,你方唱罢我登场,反认他乡是故乡。岂不是“浮生如寄,都在梦中”之注焉?
我辈非仙人道士,来此一遭不过是历痴历劫,权当一场梦罢了。故甚喜此联之“都在梦中”一言,推之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3:18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开在人前无媚色【唐晚诗】
对句:留于身后是春风【李二两】

此联贵在不点破,然“无媚色”却直指尘世高格,有王冕之梅诗可为注:“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。故此出视为咏梅应无不妥。
对幅之转折,实叫人眼前一亮。再看王冕《白梅》诗:“冰雪林中著此身,不用桃李混芳尘,忽然一夜清香发,散作乾坤万里香”。此联对幅之“留于是春风”差得诗中精髓,将一种孤芳自赏的格调升华之,更体现馈赠人间之风范。联因之有转、见拔高、觉余味故称佳,此联担得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648

主题

7666

回帖

2万

积分

游客

积分
20171
 楼主| 发表于 2012-4-28 15:13:51 | 显示全部楼层
出句:客来先问花无恙【无心飘雪】
对句:缘尽不提春有约【老林】

出幅作者已注有一笔,细细品来更觉其中味道,客来不问主安否,借问花可无恙聊表心事。对幅可谓无情无奈之笔,竟已不记旧缘。然悲剧总能给人更大的冲击,莎士比亚曾说: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。试想千多年前的崔护重回都城南庄,人面犹在,今朝是否还有那千古绝唱?
此联便也胜在遗憾,联中的“花”绝似“她”,“春有约”原是“他有约”,而今不提旧约,已然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矣。用现代话说就是一个问:你好吗?我来看你了。另一个回答:你谁啊,我不记得了。而这上下联的两位作者,生生将此意翻出了千般婉约、无穷意味,尽得含蓄之美,文字之魅力莫过于此。推精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小黑屋|平水清浏 ( 沪ICP备2021008031号 )

GMT+8, 2025-7-6 12:55 , Processed in 0.076670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